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多维理论视角下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反思(5)

来源:经济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主体是人——教育与经济结合的主体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经济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由此可见,教育与

1.主体是人——教育与经济结合的主体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经济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由此可见,教育与经济的主体都是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之一,主体是人,中介变量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提到:受过较多教育或训练的劳动者的劳动表现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相比,它可以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因而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在现代化生产中,教育的作用更加重要⑧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30-33.。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生产率的数倍,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要要素,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大小,就是通过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劳动者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在人还不具备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时,只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和体系架构,应以方法论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和“为人”为目的,解释和探索教育中的经济问题以及具有经济学意义的教育问题⑨张学敏,田晓伟.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及其体系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8,(9).。

2.社会系统——教育与经济结合的宏观背景

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论述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社会之间必然发生着联系。经济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教育系统和经济系统都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与经济都不能脱离社会系统这个宏观背景而存在。在社会系统这个大舞台中进行的教育与经济活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结合互动。教育与经济的主体都是人,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来说,人的本质是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和经济活动都是在社会系统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3.问题关联——教育与经济结合的矛盾统一

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的教育与经济关系中,教育都面临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培养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理清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模。是根据个体需要来培养还是根据经济增长需求来培养?第二,谁来培养人?培养主体不同会导致投入教育资源要素出现较大差异。第三,培养谁?虽然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对象显然不能涵盖全部,这就必须要思考教育机会和资源如何在所有人里面进行分配和筛选的问题。以上三个基本问题是教育必须要回答的,不能有任何的遮掩和逃避,但是教育给出的答案如果脱离经济的考量难免会存在瑕疵或不切实际。在这里,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与效益有关,也就是说如果培养的人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就会给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很大的损失;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与效率有关,也就是说怎样培养才能获得最大的产出投入比;第三个问题的解决与公平有关,它涉及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的资源分配与相对满足。而效益、效率和公平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因此,教育与经济的结合表面上看是矛盾的,本质上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故而教育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经济上的问题,教育现象更似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①崔卫国.现代经济学的跨学科断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01-102.。

4.资源稀缺——教育与经济结合的资源约束

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是由于什么呢?这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择的需要,只是这种稀缺性不是泛指一般资源的稀缺,而是教育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双向稀缺,基于资源稀缺属性的选择也不是一般的选择,而是要解决教育、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基本问题。由于在任一特定时刻,对于每一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社会来说,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人民的各种教育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稀缺性。经济增长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劳动要素的承载者——人,特别是复杂劳动的承载者,更是稀缺的经济资源。正是由于稀缺性在教育和经济领域的普遍存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要,人们就必须在各种资源配置和使用中作出选择,这就必须要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因为关于经济的科学就是专门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和使用才能实现最好、最省、最有效率的均衡。

文章来源:《经济师》 网址: http://www.jjszz.cn/qikandaodu/2021/0519/1254.html



上一篇:微积分在经济中的应用
下一篇:经济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教学管理研究

经济师投稿 | 经济师编辑部| 经济师版面费 | 经济师论文发表 | 经济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